回到首页 | 在线评估 打印 收藏
 
小感悟——写字与人生

 

 

 

 

晚上闲来无事练了练字,却因思想不够集中写的不尽如我意。总是开始仅仅数余字便出现线条紊乱、笔锋倾斜,甚至直接写错笔划。一行写下看起来颇不入眼,索性揉掉整张纸重写。反复数次之后终于舍不得再作践我心爱的纸了,就换成了铅笔练,这样随我怎样写坏都可以擦。于是写写擦擦终于渐入佳境,还算满意的写完了一张。事毕自己欣赏一番,似乎略有所悟...

 

就起笔来说,一个点几乎看不出优劣好坏。然而自此点开始游笔,第一划就可以从倾斜度、笔墨轻重上略显出优劣。至全字结束,笔法的成败便活脱脱的展现出来了。待到字字相连,一句落成,手法便可初见端倪。直至一个段落完成,整个书写风格就呈现地一目了然。

 

倘若游笔有误,单单看这唐突的不美一笔确实很煞风景,但若之后的笔划都顺利,待全字完成之后,那一笔的失误就很不明显了;假如连续几笔都不甚好,这个字是没救了,可是如果后面的字都漂亮完成的话,那么这个字的瑕疵也就黯淡了;至于行、段,亦是相同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上看来,书写和人生是何等的相似?

 

我试着一一做类比:起笔一点  一个动作,一个笔划  一个行为,一个字  一个事件,一行字  一个小时间段的成果,一段字  一个时期内的成绩,全篇人生。

 

 

 

 

一个动作什么也代表不了;一串动作完成的一个行为却能看出好坏;许多行为组成的事件的对错便很明显了;许多事情之后造成的结果更是褒贬易断...最终许多个时期组成的人生,就可以盖棺论定了。而相似于写字的是:一个行为的好坏放在一个事件中;一个事件放在一个时间段的成果内;或者一个成果放在一个时期的成绩中,一个时期放在人生中都那么容易被忽视。

 

如此看来,随着更大的结果的产生,之前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愈发渺小甚至被淡忘。就如我们评价汉武帝这样有瑕疵的千古一帝,总述的时候都会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这是对他一生的评价;但接下来我们会说到他早年的文治武功和晚年的昏庸专断;谈及他早年的光辉事迹的时候又会提及他用人大胆准确的英明和卸磨杀驴的无情;说到他用人英明时候又会有重用卫、霍的正面例子以及轻视李广这个反面例子...越往下追究会发现他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是每往上推一层这些问题都被悄然掩盖了。

 

 

所以,执着于眼前既成的成败得失,似乎不是明智之举。也许这正是长辈们教导之眼光要长远的原因。一件错事,如果纠结其中的话,就好比于对写坏的字进行补笔——要么可以稍微圆满一些要么看起来更糟糕;如果掩盖,那便恰似对坏字的涂抹,使之看起来反而更加明显了;但如果不再去想它,转而专注于做好下面的事情,可能之后这件错事便毫无妨碍,甚至产生一种残缺的美感,这是何等的潇洒惬意呢?

 

我们有整个人生来展现光彩,又何必在乎一段人生中的黑暗?

 

这只是从主观角度来完善人生。同样对于这幅书法作品,客观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如纸张的品质好比所处的时代、地理背景;墨水的色泽好比给自己提供帮助的家庭条件等等。对于人生而言,纸是不能揉了再换、墨水也是擦不掉的,如何用这给定的纸笔挥洒出壮丽的人生诗篇就看自己每一次的运笔以致对全篇的理解了。不过呢,我们可以巧妙的利用“想象”这支藏在心中的铅笔,做一些可以擦拭掉的假设和判断。

以上仅为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及哲学门外汉的个人看法。专业的童鞋们切莫笑话鄙人班门弄斧,还望给写指点,助我进步。

2010824

 


 
网站首页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1134号-2